树德让我们结一世情缘

 

1947年毕业于树德中学男高12班的赵尔密是中科院院士,如今回到树德,他感慨万千。不过最让人惊叹的还是他与树德的缘分:他是高1947级,他的妻子也是同级女高的学生!他们共同考上了华西生物系,之前互不相识,但在华西大学每周一次的树德校友会中认识了。(后来才知道妻子的妹妹也是树德中学1950级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老人今年也是刚刚80高寿!这是多么巧妙的缘分!他谈到树德时,语气中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当时的树德很小,黑砖房,两层楼,操场也没有现在的大……”漫步在林荫小道上,老人回忆往昔,不由感慨着现在树德校园的美丽气派,并由衷地祝福道:“希望树德能永远保持第一!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永远走在教育道路的最前列!”

 



 

 

树德影响了我的一生

 

1945年毕业于树德中学的田明讚奶奶谈起树德来,仍对树德教师赞不绝口。她深情地回忆道:“我当时的物理老师胡老师,画图画得漂亮标准,讲课也讲得清楚透彻,让人越听越入迷。他对我影响很大。”热爱画画的她解放后任教四川师大。

  “当时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上课时,敌军就在附近进行轰炸,而我们在万福寺搭的简易教室里坚持上课。尽管辛苦,但同学们学习仍然勤奋努力,老师们也依然认真负责。树德的管理很严,德智体都非常重视。所以我们当时考大学的时候都胸有成竹,因为基础牢固嘛。”说到这里,老人笑了起来,“毕业后,我们树德校友每个月都会相聚呢。”

 

 

文革学子回访母校

在幽扬的乐声中,王渝民爷爷和当年的同学一起满面春风地走进母校,他曾就读于我校674,现在公安局工作。他说当年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同学们之间似乎都是相互对立闹革命,如今事过境迁,同学们再相见,虽已叫不出名字,但倍感亲切,激情褪去,却重返纯真。

 

 

我想让我的孩子也读树德

1985级的罗颋阿姨微笑着回忆在树德度过的青春,她说:“树德中学的学习很紧张,学习氛围也很浓厚,但这就是树德的闪光点。树德教会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让我能够更加自然地完成到大学生活、社会生活的过渡。真的,一所好的中学能够对一个人的人生,起到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她赞叹着如今校园“硬件设施好,很漂亮”,这位如今的西南财经大学的老师笑道:“我的孩子现在也在积极地迎战中考,我一直在以亲身体会向他宣传树德,希望他也能成为这所百年名校的一员。”



 

 

恩师难忘,师爱无涯

2000年毕业的钟晶晶女士很激动地从车上走下来,在问及目前的感受时,她说树德见证了他们的成长,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舞和理念上的支持,也让他们跻身社会时比别人拥有了更多优势。今天这次返校也是为了来回报母校。

    谈到在树德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钟女士特别感激一位老师,因为父母外出寄宿在班主任家里,第二天清晨醒来桌上是一顿丰盛的早餐,却在去往教室途中发现正在喝白开水吃冷面包的班主任,钦佩感动之情涌上心头。

钟女士还希望树德学子继续葆有树德坚韧不拔的文化精髓,要有勇气去开创未来。

 

老校友感慨树德八十年

  52级校友邹重淳在谈到树德学习的时光时,1947年在成都市由树德中学发起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的学生运动仍让他难以忘怀。树德中学的学生与时俱进,那次活动得到了全市中学生的积极响应,足见树德中学的号召力。作为树德中学的学生,学校给予了邹重淳老人很多做人的道理,在参加革命后受益终生。他说当时树德在全国十分都有名,很多中学用的教材都是树德中学的老师编著的。80年来树德更是以巨大影响力推动着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家树德人,几代树德情

 

万方礼老人是树德中学53级的学生。在面对我们的学生记者时,万方礼老人首先自报家门,讲述了自己与树德的深厚情感。他的父亲万千里是当时的教务处主任,他的哥哥姐姐都就读于树德中学。他感慨道“是树德培养了我们一家!”万爷爷同我们的小记者一同前往参观了学校的操场,笑着告诉我们的记者,“树德本身就是一个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学校,体育当然也不例外。我有今天这个体格就是因为热爱体育。”老人容光焕发,十分健谈。随即又和我们一同参观了学校的其他建筑,他自豪地说道当年树德中学有着全市最先进、最完备的理化实验室。最后,老人怀着真挚的情感,向我们讲起了他最怀念的老师,久久沉默之后,他说,“树德的老师是我见过地最专业、最敬业的老师。通过和万方礼老人的交谈,我们被他对树德的热爱和深厚情谊所感染,树德变美了,变强大了,树德文化源远流长。树德树人,相信学校也会为培养出像万方礼老人一样优秀的树德学子而感到骄傲。